北回歸線
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
台11線69.5k處
更新:2022-12-05
發佈:2012-05-26
人氣:25.4萬
本資訊由Google place 提供
台灣一共有三個北回歸線標,分別在嘉義水上鄉、花蓮舞鶴台地、豐濱鄉,而這座北回歸線標碑位於台11線70.5公里處。潔白的地標坐擁海岸山脈與太平洋的美景,常常吸引了許多遊客來此拍照、休憩,但是你知道為什麼這座北回歸線標碑中間會有一條細縫嗎?
北回歸線就是指北緯23.5°,象徵著熱帶以及亞熱帶的分界點,最明顯的就是台灣北回歸線以南主要種植的作物,為熱帶的鳳梨以及釋迦,以北主要的作物就是溫帶作物茶以及水稻,而夏至中午時陽光會正好射入北回歸線標的縫中,此刻,塔旁的遊客即可體驗太陽下無影子的奇觀!所以經過除了來此拍照做個紀念,也可以閱讀解說牌了解四季的奧妙!
景點特色
-
自然生態
北回歸線標碑以南是熱帶氣候,以北是副熱帶氣候,由於氣候濕潤,雨量豐沛,因此,本區森林茂密,動植物相當豐富。
-
大峰峰的奇岩
大峰峰的兩塊奇岩位在花東交界,鄰近東海岸北回歸線地標風景點,交通便利。
從台11線73K處,巴歌浪船屋前走到海邊,這可以看到一塊百褶裙式的塔狀安山岩,沿著六角狀節理邊走上去,岩塊上頭類似火山口,是火山熔岩通道所形成的火山頸。另一岩塊是柱狀安山岩,四至六角形的岩石平列著,上頭長了許多種類的蕨類植物。
這裡是東海岸少有的野百合棲地,走在這區域,請留意腳下,長得像野草的野百合苗。 -
毛蟹的故鄉-巴拉峨巒溪
巴拉峨巒溪,阿美族語「分界」之意,因為溪出海口緊鄰北回歸線標,正巧是熱帶、副熱帶的分界線。
巴拉峨巒溪較少人為的開墾,保留山林最原始天然的風貌,擁有極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,如山羌、台灣鼴鼠、赤腹松鼠、拉都希氏赤蛙、中國樹蟾、台灣扁鍬形蟲等。
溪的出海口直接與海相通,為海水和淡水交融的特殊環境,適合降海性或洄游性的魚蝦蟹類生存,因此出現了許多珍貴的水中生物,如毛蟹、豆蟹、台灣絨螫蟹、沼蝦、鱸鰻、日本禿頭鯊、大口湯鯉等,這裡是觀察降海洄游性魚蝦蟹類的絕佳地點;尤其是夏秋之際,數以萬計臺灣絨螫蟹的幼蟹溯源找尋上一代的歸鄉路,聲勢浩大,令人嘆為觀止。
靜浦村民為維護三富溪的生態環境,在民國 88 年(西元 1999 年)成立巴拉峨巒溪護溪協會,全村居民幾乎都參與護溪工作,使三富溪生態資源獲得更完善的維護。若要造訪此溪流,建議先跟護溪協會聯絡。花蓮縣豐濱鄉靜浦村巴拉峨巒溪護溪協會:03-8781274 -
貼心的無障礙設施
園區設有無障礙設施,請參閱平面圖。
詳細介紹
星期一:24 小時營業
星期二:24 小時營業
星期三:24 小時營業
星期四:24 小時營業
星期五:24 小時營業
星期六:24 小時營業
本資訊由Google place 提供
服務設施
- 停車場
- 公廁
建議遊程
如何到達
旅遊叮嚀
2.在北回歸線附近有知名的豐濱海稻田,當稻穗成熟時,金色稻浪與蔚藍太平洋的絕美景致,吸引無數遊客前往拍照。